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聪宝作为数智中医行业领头羊,在产品研发、场景打造、模式推广等方面不断作出新成绩,本专栏旨在收集并转播聪宝建设成果的相关报道。

中国中医药报近期在头版刊发文章《数智化让中医“脱下长衫换新衣”》,报道了中医聪宝以中医AI技术助力实现基层中医药全覆盖、区域中医药一体化、国医名师经验活态传承等方面的成果。



01.jpg


近日,第十二届长城健康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围绕“数智中医”这一话题,专家学者们展开研讨——


数智化让中医“脱下长衫换新衣”

□本报记者 徐婧


在浙江省海盐县,如果你还没有试过线上看中医,那么你就“out”(过时)了。得益于海盐基于全民健康事业发展创新推出的数字化改革项目——数智国医,如今当地百姓只要点点手机,就能在家看上专家号。

打开手机APP“浙里办”的“健康海盐”模块,在“数智国医”功能下,经首诊医生判断适合线上复诊的患者,点击进入后选择在线复诊,就能与专家预约时间,问诊、开方、付费全部在线完成。

海盐 数智国医 四化.mp4_20221010_173224543.jpg


“过去,中医给人们的感觉都是穿着长衫,坐在药铺问诊,而数智化让老中医脱下了长衫,搭上时代发展的列车,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在日前由杭州市余杭区健康促进协会承办的第十二届长城健康论坛上,与会专家们表示,“数智化”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的热门话题。


效率更高:数智中医让百姓就医更便捷


我国基层群众看中医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人才短缺、硬件欠缺等问题,往往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答案是向数智化要效率。

中医人工智能(AI)领军企业聪宝科技创始人顾高生认为,AI是数智中医的核心。对中医来说,光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大量的实践经验,更要靠“悟性”,而AI恰恰是能对中医这个“天生的大数据”进行学习、复制、不断迭代的工具,它能解决传统的计算机、互联网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医人工智能云平台——中医聪宝作为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生动实践,不仅能解决基层缺医现状,也打破了基层缺药困境,实现信息化支撑中医药一体化服务。

以海盐县为例,借助“数智中医”发展,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全覆盖,原本中医药发展底子弱的小县城实现了弯道超车,领跑全国。

央视点赞“海盐经验”!.mp4_20231109_113317790.jpg


再把目光聚焦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国医堂开设的痛风科,科室成员在国医大师朱良春浊瘀痹(痛风)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帮助下,将朱良春“泄浊化瘀、调理脾肾”思想融入临床治疗方案,采用“大师+机器人+院内制剂”的方式,有效地帮助痛风患者解决痛风的困扰,吸引不少周边县区群众就医。

“当人们发现,老百姓用手机就可以体验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当任何医生的诊间里都能够应用名老中医的高水平诊疗技术,那中医药的广泛普及,中医药的产业化发展,乃至用中医药守护百姓健康的路径就变得更快捷。”长城健康论坛发起人黄国林说。


模式更新:互联网为中医传承开新路


当把中医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变成机器人的“能力”,会发生什么?中医的传承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师带徒形式,而是变成“数字化抄方”“智能化带教”。

顾高生介绍,在前几年的探索中,中医聪宝成功实现了用人工智能技术复制名老中医的经验,将隐性知识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复制出来,让中医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因机证治成为一个高度可复制的系统。

“每一张处方都关联强大算法。”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永潮表示,数智共享中药房用机器人代替了人工作业,让千人千方的中药汤剂实现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每一张处方都能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煎药锅、煎药炉及药液周转箱等载体进行关联,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各个环节自动衔接配合,并实现全过程工艺、质量数据可控可追溯,以保障药效。

黄国林认为,这些数智化的探索都是寻找更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让中医药更加普及,让更多人能受益于中医药。

在海盐县中医院,“智慧共享大药房”将分散的中药饮片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实行全成本核算,实施处方点评统一标准,实现智能审方全域覆盖,碎片化管理转为同质化、集约化管理,患者中药饮片每服平均费用由33.9元下降至27.3元。


数智国医1.mp4_20220811_113548814.jpg

除了人工智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也成为不少老字号中医馆的转型渠道。作为杭州临平区的老字号中医馆,施同春中医馆近年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完成了自己“脱去长衫”的蜕变。新媒体“中医施同春”创始人麦子说:“我们现在运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将线上患者带到线下,成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

“可以说,数智中医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中医临床、科研、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了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让更多百姓获益。”蔡永潮说。


变革更快:数智中医发展在路上


虽然数智中医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医药产业赛道,也能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放心的中医药服务,但专家们坦言,如今,数智中医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中国医药百人研究会创始主席李从选认为,首先,目前一些中医馆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并不高,很多老中医不接受智能化的设备,不相信仪器;其次,百姓对数智中医的认识也不够,比如脉诊仪在很多中医药大学都有应用,但是一般的老百姓却不知道;最后,法律对于数智中医的保护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机器人真的能替代老中医吗?”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麦子表示,人工智能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独立的机器人在诊断的时候如果失误对患者造成了影响,此类风险应该如何规避?这是数智中医在更广泛推广中可能面临的难题。

瑞人堂医药集团总裁张翔泓认为,数智中医发展的难点是诊断准确性问题,这也是数智中医推广的基础。同时,不同病症的诊断难度不同,一些简单的、比较基础的病症,系统可以直接通过分析拍摄的舌苔照片进行诊断;而一些相对有难度的病症,人工智能分析的准确性就会有所偏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人工智能技术需要突破的难点。

“数智中医的发展还在路上。”专家们一致表示,尽管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数智中医为中医药行业带来的变革风暴已成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新动能。